30岁的丁女士是一名护士。她感觉自己平时缺乏
运动,身体总是不舒服,想通过健身提升免疫力。
夏末秋初,丁女士开始在家跳绳。“
运动量不算大,每天也就跳1000个,10来分钟就跳完了。”
前几天正好成都降温,丁女士觉得身体有点冷和紧绷,也没做热身
运动,就开始跳绳。跳到一半,忽然觉得左边膝盖有点痛,使不上劲,就休息了。没想到第二天一起床,左腿瘸了!
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医生考虑丁女士为胫骨上端疲劳骨折。
▲丁女士胫骨上端疲劳骨折图。
丁女士起初怎么都不敢相信这个结果,后经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明确。丁女士很困惑,不就跳个绳吗,怎么就骨折了?怎么办呢?
该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志超建议:疲劳骨折也是一种骨折,一样要扶拐行走。一月内伤肢避免负重,避免进一步损伤受伤侧肢体。一个月复查一次,可以做适当的物理治疗,促进骨折愈合。
▲陈志超医生。
“一次也就跳了1000个,
运动量不算大,怎么就骨折了?”丁女士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情况与
运动不当、超重等多种因素有关。”陈志超医生解释说,跳绳这项
运动对膝关节和骨骼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患者由于平时
运动少,肌肉力量下降,突然
运动强度超过骨骼耐受限度,从而引起这种不太容易发现的隐匿性骨折。
健身
运动要注意方式方法
最近,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运动医学门诊遇到不少患者,由于健身不慎造成
运动性损伤,如上述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另外还有胫骨平台的骨挫伤、股骨内髁的骨挫伤、距骨或跟骨的骨挫伤、腓肠肌内侧头的撕裂(网球腿)等。
陈志超医生表示,随着大家对
健康、体型的重视,
运动健身的人越来越多。长期不
运动,又体重超标的人群,不太适合刚开始锻炼就直接采用剧烈
运动的方式健身,不然容易产生
健康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下肢骨骼冲击力比较大的
运动,稍有不慎,即可造成
运动性损伤。
建议大家要明白,
运动是为了
健康,请注意采用安全有效、多元化的
运动方式,把
运动风险降到最低。如果不小心导致
运动损伤或者各种意外,就得不偿失了。
生命在于
运动,
运动讲究科学!
长期不
运动的人突然
运动会怎样?
长期不
运动的人突然进行
运动,不仅会出现“疲劳性骨折”,还会造成以下伤害:
1.肌肉酸痛
刚开始锻炼或者很长时间没锻炼又开始恢复锻炼的人,都会引起肌肉酸痛。短时间酸痛是正常的,如果肌肉持续酸痛,则要检查肌肉软组织是不是受到损伤。
2.恶心呕吐
在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原因后,如锻炼时或锻炼后恶心,多数是由于机体
运动过量、缺氧造成的。
3.胸部不适
如
运动过度,前胸大汗,并伴有气短,可能是心脏受影响,应立即停止活动。
如果感觉疼痛、胸闷等,可能是血管阻塞导致血液和氧气流入心脏,即心脏病或心绞痛发作的征兆,建议立即就医。
4.关节疼痛
医生表示,很多人跑步后反映膝盖疼痛,不一定是关节损伤,也可能是平时锻炼太少,突然
运动,膝关节受到的压力过度,引起酸胀和疼痛。
5.心情低落
上班族忙完一天工作之后,突然
运动起来,会“疲惫不堪”。
如果
运动后感觉身心疲惫,最好及时自我调整,减少
运动量。横纹肌溶解症、贫血、心肌缺血、肝肾功能受损,都有可能是突击
运动造成的。
身体正确的重启姿势
1.从“微
运动”开始
平时没有
运动习惯的人,不要突然开展高强度
运动,要循序渐进。
平时不怎么
运动的人,可以从散步、快走、太极、做家务等比较缓和的
运动开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慢慢增加
运动时间与
运动强度。
2.热身给身体做准备
热身能很好地避免
运动损伤的发生,但热身也要从强度低的动作开始。
3.时刻感受身体“负荷”
以跑步为例,可以用“呼吸能交谈,心脏跳得欢”来检测自己的
运动状态。
如果一边跑步一边正常呼吸的同时,还能与人交谈,心脏没有超负荷的感觉,则是
健康的
运动量。反之,则是
运动过量。
4.不要突然停止
除身体出现突发状况外,
运动后,要做至少10分钟的拉伸放松,使肌肉由紧张逐步过渡到平稳,促进体力恢复,还能加速乳酸的消除。
5.给身体一个放松的机会
别让
运动量超过身体负担能力。比如老年人,可以用快步走代替跑步。
试试泡个热水澡或对
运动部位进行按摩。还可采用热敷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减轻脚踝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