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8 http://www.fashion.shb021.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时尚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13073号-8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新词,叫 全自动选秀 ,其中透着网友对近期涌现的竞技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调侃之意。有的节目中,哪个选手能 逆天改命 ,淘汰后复活回归,哪个选手会 怀才不遇 ,遗憾离场,哪个评委该跟哪个评委不合,最后又是谁组团出道,都是早就定好的,参演嘉宾只需照着流程走就行。其实,真人秀有剧本已成为时下业界一种常态。某节目甚至将 完全没有剧本 当成新奇的营销点,称其 最打动人心的是不按套路来 。 真人秀 本应是真人实境的呈现,真情实感的流露,而今虚假化却成为已被观众广泛接受的现实。有网友甚至表示, 真人秀其实是作假秀,看的时候不能太当真 。
其实,围绕真人秀节目作假的争议由来已久。曾经红极一时的相亲类节目,因为作秀痕迹严重,嘉宾场外屡屡翻车而陷入争议,观众很快发现了节目的套路:设置一个 女神嘉宾 ,再加上一些充满 争议 的话题,就能引发舆论热烈讨论。在一些音乐类节目中,现场观众特别抢镜 有的人恰当地鼓掌、举灯牌,有的人随着悲伤情歌热泪直流,有的人伴着动感舞曲手舞足蹈,有的人听到动情处捶胸顿足。后来才发现,他们是配合现场表演做出默契表情以带动气氛的 职业观众 。这几年,这种虚假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节目 剧本化 、嘉宾 人设化 、选秀 自动化 的倾向。有的节目不仅按剧本提前设定嘉宾的性格特征,参演者间的人物关系,还通过编排剪辑,让各个环节之间自然衔接,形成剧情线。美其名曰 剧情式 的新创作模式,结果导致舆论对人设翻车、恶意剪辑、后期 制作 的吐槽层出不穷。有的夫妻在现实中已感情破裂,却在节目中大秀恩爱。而有些恋爱类真人秀中,男女嘉宾甜蜜约会,真诚表白,观众看后都感慨 又相信爱情了 。结果,下了节目当事人立马撇清关系,互不往来。还有的节目把出场时间不同的两位嘉宾剪辑到同一场景里,对他们的话断章取义,经过一番 移花接木 ,人工合成冲突和争议。这些作假内容通过各种途径被曝光后,令大众大跌眼镜,直呼上当了。
真人秀节目制作成本高、风险大,涉及工作人员众多。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制作方为降低风险,事先勾勒节目的大致轮廓,利用台本、剪辑等方式控制流程走向,本无可非议。宣传方深谙 观众心理学 ,在精密的计算下埋伏节目爆点,提前布局宣传稿件,也是被业界认可的惯用做法。但是设定不等于造假。如果想看恋爱,嘉宾来演;想看冲突,剪辑来造;感情不够, 表情包 来凑。都是假的,那就不叫 真人秀 了。
假人设 假故事 假情绪 , 假 已经成为 真人秀 的顽疾。用演技取代真实,用技术替代思考,让节目走向套路化的怪圈中,流水线一般生产着性格特征模式化的嘉宾,演绎着似曾相识的故事。须知,虚假的生命力有限,经不起重复演绎。同样的戏码老出现,观众难免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审美疲劳。于是,为了收割流量,有的节目剧情设置越来越夸张,反转再反转;有的靠邀请口碑存在争议或私生活有爆点的嘉宾博眼球。节目好不好看无所谓,只要能不断上热搜有点击量就行。到最后,观众看了很多热闹,吃了不少 瓜 ,却记不住节目的具体情节。
真人秀的重要价值在于对人的尊重,既是尊重观众,也是尊重嘉宾。这种艺术形式最初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时,以真实多元的内容让观众眼前一亮。它展现着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命故事,使观众发现素人嘉宾虽性格各异,遭遇不同,却同样拥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努力向前的拼搏精神,而头顶光环的明星原来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琐碎烦恼,也会为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心情起伏。从这些真实可爱的嘉宾身上,观众照见了自己,找到了情感交集,从而产生心理共鸣和心灵共振。这些都是依托在真实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当下的真人秀创作仍应秉承这一理念,在保证 真 和尊重 人 的基础上呈现 秀 。要想对人物的性格特质和人生经历进行真实深入呈现,就要求编导事先做足功课,深扎到嘉宾的日常生活中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其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设置合理的节目环节,让嘉宾在真实场景中真诚发挥。还真人的真诚之声,才是真人秀产出更多优质内容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童)
值班主任:李欢